成語解釋: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庖人雖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?!背尚⑹瑁骸扳胰耍^掌庖廚之人,則今之太官供膳是也。尸者,太廟中神主也。祝者,則今太常太祝是也,執祭版對尸而祝之,故謂之尸祝也。樽,酒器也。俎,肉器也。”后因以“代越庖俎”比喻越出本分,代行其事。
成語解釋:筌:捕魚用的竹器。捕到了魚,忘掉了筌。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。
成語解釋:捕得魚后;忘了捕魚的竹器。比喻達到目的之后;就忘記了原來的憑借。
成語解釋:比喻已達目的,即忘其憑借。“荃”亦作“筌”。
成語解釋:(語言是表達意思的)意思得到了;就不必記住言辭了?,F多指彼此默契;心照不宣。
成語解釋:強盜也有強盜的一套道理;做強盜的人;有時也講道義。
成語解釋:二:疑,不明確;缶、鐘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
成語解釋:指婆媳間的爭吵與不和。比喻因日常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
成語解釋:勃溪:爭斗;吵架。兒媳和婆婆爭吵。泛指為日常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。比喻為無關緊要的小事而爭吵、爭斗。
成語解釋:廢然:形容疑慮消除。原指怒氣消失;恢復常態?,F指敗興而歸。
成語解釋:庭:庭院;抗:對等;相當;抗禮:行平等的禮。古時賓客和主人相見;分別站在庭院兩邊相對行禮;以平等地位相待。后比喻對方以平等或對等的關系相處;不分上下。有時比喻互相對立或搞分裂、鬧獨立。